当贴心人,做实干家,为侨联改革努力奋斗
发布时间:2018年06月27日
各位领导,各位同事们:
大家好。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《当贴心人,做实干家,为侨联改革努力奋斗》。
2016年4月18日,我来侨联工作。初来乍到,领导同事们都给了我很多帮助和教诲,告诉我干好侨联工作要有侨心,要知侨、懂侨、爱侨。知侨、懂侨这理所当然,但是爱侨,爱能否发自内心做到,对此我颇有些疑虑,当然,这只是我内心的想法。
2016年7月15日,马来西亚老归侨黄锦茂老先生给我们上党课,他的故事,他用二十七载的坚持加入党组织,他的坚持和忠贞,他八十多岁高龄依旧发光发热的赤子之心,都让我深受震撼。他说过这样一句话,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!
今年1月11日,我们去慰问黄庆琳女士。黄老89岁高龄,我们见到她的时候,她依然精神矍铄,却又风尘仆仆。她跟我们讲她连续一个多星期一直在走访看望老归侨,还亲赴香港为侨校校友会募集资金,无法想象她那瘦弱的身躯蕴含有那么磅礴的能量。
经历过很多这样的人和事,才知道,作为侨,他们的贡献,他们的努力,他们的付出;才理解,他们讲的“家国情怀”不仅仅只是简单的四个字;才发现,侨是这样一群可爱又可敬的人;才懂得,做到知侨、懂侨,爱侨原来是顺理成章、水到渠成的!
去年8月份去军博参观,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载人航天精神。当时我就想,用“特别能吃苦、特别能战斗、特别能奉献”总结我们侨联人也是恰如其分。每天早上六点多钟,就有人已经在单位开始忙碌的一天;每天华灯高挂,有人才拖着疲惫的身躯离开单位;每个周末、节假日,不管是在机关,还是在大大小小的侨的活动现场都能看到侨联人的身影……他们每个人在自己普通的岗位上默默行动着、拼搏着、奉献着……
有一个故事,说佛陀的僧团里头,有一个非常普通的接引僧,每次有云游僧来的时候,他就去接引,晚上他就得举着火把去照路,他将所有心思都花在了这些火把灯具上。就这样他整整干了三十年的接引僧,没有人关注他。结果有一天失火了,他的东西全被烧掉了,可是这时又需要他去接引,他就很着急,自然的就把自己的手举起来,当他举起手时,他手上满是光芒,所有人都很惊讶,问为什么,佛陀说,虽然他只是一个普通的比丘,但他用三十年去坚守一个平凡的责任,他满身都是光亮。
去年2月份,习近平总书记对侨务工作做出重要批示,希望侨务战线的同志们当好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的贴心人,成为侨务工作的实干家。赵书记要求我们的“张开嘴、迈开腿”,“把分内之事干出高水平,把分外之事干出高境界”,这是对我们干好侨联工作的基本要求和方向。“道虽迩,不行不至;事虽小,不为不成”。不要忽视爱的力量,只有爱侨,才能贴心;不要忽视行动的力量,实干必须行动。只要我们心怀爱侨之心,甘于像那普通的比丘一样坚守自己的职责,行动起来,张开嘴、迈开腿,久久为功,相信我们侨联改革、我们侨联事业必将充满光明。
谢谢大家!
(演讲比赛三等奖 组织和人才工作部 王鹏文)
北京市归国华侨联合会 版权所有
侨联概况
我要投稿
我要咨询